蝸桿粗精車刀加工在機械制造領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。蝸桿常與蝸輪組合構成運動副應用在減速傳動機構中,以傳動兩軸在空間成90交錯的運動。蝸桿的齒形與梯形蝸桿很相似,但蝸桿的齒形較大,在切削時很難把握,由于切削余量較大,并很容易在車削時產生振動使工件變形,如果刀具、切削用量選擇不合理很容易出現扎刀現象,不能很好的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。
蝸桿軸的力由于在粗車時,車削量較大,車削時要求車刀要有較大強度,而傳統的刀具是將刀體與刀頭完全的焊接在一起,即死體刀,在車削時,由于工件螺旋角的關系,所以需要把刀塊一側刃的后角刃磨得較大,致使刀頭強度減小,切削量減小,不能進行強力切削。切削效率低,且易打刀。而采用可旋轉的刀體,由于蝸輪蝸桿的旋向,所以在車削時,能根據工件螺旋角的大小,把刀體轉過一定的角度。這時刀塊只要刃磨成和一般車刀相同的后角即可,不需要磨成大后角,這樣即可提高刀頭的強度,又有利于強力切削,以提高生產效率。
粗車刀塊的前角為10°-12°,使刀具即鋒利又強固,兩側刃后角為6°8°,減少刀具后面和工件的摩擦,可使刀刃容易“切入”工件,頂刃寬度比所要求的齒根槽寬約小1mm,呈圓弧形,其后角為2°-3使刀尖強固,散熱條件改善和減少振動,半精車刀塊和粗車刀塊相同,但頂刃又不能呈圓弧形,精車刀塊兩側刃均磨有15左右前角,減小切削變形降低切削力,提高加工精度。兩側刃后角為8°左右,頂刃后角為6°,頂刃寬度要小于齒根槽寬1mm。